为深入贯彻落实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“一县一镇一产业”重点镇建设部署要求,子洲县立足资源禀赋,锚定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进步目标,制定《子洲县“一县一镇一产业”重点镇建设实施方案》,聚力打造裴家湾镇山地苹果产业示范样板,助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。
子洲县裴家湾镇山地苹果示范园掠影
产业基础扎实 进步动能强劲
子洲县山地苹果产业历经多年深耕,已形成“稳量提质、创牌增效、转型升级”的高质量进步格局。通过品种培优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营销等举措,全县建成山地苹果园18.2万亩,年产量达9万吨,建成智能分拣线、气调保鲜库等现代化设施,构建“两区一带”产业布局(大理河、小理河山地苹果示范区和子南路沿线山地苹果示范带),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。
作为重点建设镇的裴家湾镇,依托黄土高原坡沟梯田优势,创新“党支部+集体经济+合作社+农户”联农带农模式,吸引8600亩土地入股,带动村民年均增收4500元以上。目前,该镇山地苹果保有面积达1.2万亩,挂果面积5000余亩,年产值超700万元,成为淮宁河沿线产业振兴的“金色名片”。
锚定“三果”目标 擘画进步蓝图
子洲县以“果业强、果农富、果乡美”为总目标,明确“优化结构、扩大规模、提质增效”进步路径,规划通过标准化生产、新技术推广、全链条升级,实现果园亩产进步15%以上,优质果率超80%,90%果品达到民族绿色食品标准。一是筑牢标准园建设基础。 创建2000亩高标准示范园,通过复合肥施用、机械化管理、品牌包装等综合措施,全面提升果园管护水平,每亩补贴500元,激励果农规模化集约化生产。二是强化产后保障能力。 新建集雨窖292方、防雹网200亩、300吨冷藏保鲜库,完善防灾减灾和仓储物流体系,每项设施均配套专项补助,降低果农经营风险。三是推动品种技术双升级。 建设300亩新品种示范园,集中展示矮化中间砧、短枝型等优质品种,组织技术观摩活动,辐射带动全县产业提质。四是培育新型职业果农。开展果树管护与高产技术培训,规划年内培训果农100名,为产业进步注入人才活力。
职业人员察看山地苹果生长情况
强化保障机制 凝聚进步合力
为确保方案落地见效,子洲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项目实施。通过广播、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政策,增强果农进步信心;深化联农带农机制,发挥龙头企业陕西果业集团技术、市场优势,推动一二三产融合;严格资金监管,对截留、挪用等行为“零忍让”,确保惠农政策精准直达。
山地苹果“红” 乡村振兴“火”
“以前种地靠天吃饭,现在入股合作社,年底有分红,平时还能在果园打工,一年能挣两万多!”裴家湾镇果农拓大爷的喜悦,正是子洲县以产业促增收的生动缩影。随着“一县一镇一产业”纵深推进,子洲山地苹果正从“土特产”升级为“大产业”,成为富民强县的“金钥匙”。
未来,子洲县将以裴家湾镇为标杆,持续擦亮山地苹果品牌,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之路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!
来源:子洲县农业农村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