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:女选手为何总陷”恋爱脑”争议?
当女脱口秀演员遭遇”恋爱脑”标签
最近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这档节目里,女选手们的表现引发了不少讨论。特别是当她们提到情感话题时,弹幕总会瞬间炸开锅:”又来这套?又开’恋爱脑’的锅?”这种现象真的很奇怪——男演员可以随意调侃婚姻生活获得满堂彩,而女演员只要稍微触及情感话题,就会被贴上”恋爱脑”的标签。
为什么同样讲情感,男女演员的待遇如此不同?大国手在节目中勇气分享自己”边学哲学边穷着跟男友凑合”的生活,却遭到网友嘲讽。这背后反映的,或许是我们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固化期待:女性谈情感就是”恋爱脑”,谈独立又被说”装清高”。
“穷”与”恋爱”的双重困境
小编认为‘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的舞台上,女选手们面临着双重困境。一方面,像大国手这样坦承自己经济状况的选手,会被质疑”你配么”;另一方面,当她们谈及情感生活时,又会被指责”恋爱脑”。
这种矛盾很有意思:社会既期待女性独立自强,又不接受她们诚实的生存情形。大国手在第一赛段用”穷”做梗的反击确实精妙,但到了第二轮触及更复杂的”恋爱脑”话题时,明显遇到了更大的阻力。她试图探讨的是:女性什么时候才能不被别人规定自己该怎么爱、怎么选?可惜这个话题的尖锐性超出了部分观众的接受范围。
快乐叙事为何更难引起共鸣?
有趣的是,小编认为‘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’里面,讲痛苦容易获得掌声,谈快乐反而容易引发质疑。王小利经常在段子里调侃自己的父亲,但细想她描述的父亲形象其实相当温暖——会关心女儿、会主动道歉。这种家庭快乐本应让人羡慕,却可能让观众产生”凭啥她就这么幸运”的酸涩感。
王颖讲述男友陪伴自己度过乳腺癌的故事也是如此——前一秒大家还在笑她吐槽男友不做家务,后一秒就被这个”好男人典范”的故事触动。这说明什么?或许我们的社会已经太习性消费苦难,反而对快乐故事产生了排异反应。
脱口秀舞台需要更多元的女性表达
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,女性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确实面临更多审视。恋爱了被说不独立,不恋爱被说装清高;讲快乐被指炫耀,讲痛苦又被说卖惨。她们就像在走钢丝,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各种评判。
其实,脱口秀本该一个自在表达的空间。女演员们既有权利用幽默解构痛苦,也应该被允许分享那些”带着宠幸的快乐”。毕竟,诚实的生活本就包含酸甜苦辣各种滋味。希望未来的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能呈现更多元的女性声音,让她们真正”随心所欲地说自己想说的”。由于说到底,日子是自己在过,笑也该是为自己而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