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始末:翻唱变”新歌”惹争议
8月20日,歌手卓沅翻唱鹿晗经典歌曲《我们的明天》的舞台突然登上热搜,但随之而来的不是好评如潮,而是一场关于版权标注的激烈讨论。鹿晗粉丝团”芦苇”集体发声,指责卓沅后援会在宣传中将翻唱称为”新歌预告”,且全程未提及原唱鹿晗的名字,认为这是”用文字游戏偷换概念”。
这一事件看似只是”新歌”与”翻唱”的表述差异,实则触及了内娱长期存在的版权标注模糊难题。粉丝们纷纷拿出2019年鹿晗职业室翻唱周杰伦《全球末日》时的标准操作作对比:话题明确标注鹿晗翻唱全球末日,文案首行即写明”原唱:周杰伦先生”。这样的对比,让卓沅团队的宣传显得尤为突兀。
为何这首歌如此重要?
《我们的明天》对鹿晗粉丝而言绝非普通歌曲。作为2014年电影《重返20岁》的主题曲,它是鹿晗回国进步后的首支个人单曲,承载着粉丝十年的情感记忆。数据显示,该曲在各大音乐平台收藏总量突破3218万次,2015年还斩获音悦V榜”年度影视金曲”称号。
这首歌至今仍是鹿晗演唱会的固定收官曲目,全场蓝色灯海大合唱的画面已成为内娱著名情感符号。正因如此,当卓沅团队在宣传中未标注原唱时,粉丝们的反应才会如此强烈。有粉丝表示:”这不仅是版权难题,更是对十年情怀的不尊重。”
卓沅职业室怎样回应?
争议发酵后,卓沅职业室紧急发布声明,强调”已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版权授权”,并解释所谓”新歌”仅指”首次发布的翻唱版本”。声明中还将鹿晗称为”全体团队崇拜的榜样”。
但这一回应并未完全平息争议。有网友指出,声明中仍未在显著位置标注”原唱:鹿晗”字样,批评这是”避重就轻的文字游戏”。音乐版权律师也提醒,虽然法律未强制要求标注原唱,但《著作权法》规定的”署名权”在行业惯例中通常延伸为翻唱时明示原创作主体。
版权觉悟与流量文化的碰撞
这次事件并非孤立,早在2024年初,卓沅团队就被指抄袭鹿晗三巡演唱会开场设计。虽然当时职业室未正面回应,但此次翻唱事件再度点燃了粉丝的敏感神经。有网友调侃:”从视觉抄到听觉,这是定向爆破式’致敬'”。
当流量狂欢遇上版权觉悟,这场关于《我们的明天》的争议,实际上测试着内娱聪明产权保护的底线。正如一位网友所言:”尊重版权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标注原唱的具体动作。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更应该珍惜原创者的心血与付出。